发布时间:2022-05-10 文章来源:xp下载站 浏览: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国际六类铜缆布线系统的标准主要包括了北美的ANSI/TIA/EIA568B.2-1,另外国际标准ISO/IEC11801:2002版本中也规定了E级布线系统的定义,两个标准颁布至今都已经超过5年,可以看到,在目前新建筑的布线选型中,六类/E级布线已经成为中高端国内用户的首选考虑。但同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布线市场发展迅猛,竞争也愈加激烈,面对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六类方案,用户和集成商难免会有一些困惑,本文从常用的非屏蔽六类线缆结构的角度,简单介绍选型时应当注意的一些细节。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1.六类线缆内部支撑结构 这个问题以前曾经引发过孰优孰裂的争论,即:十字骨架结构线 VS. 一字隔离线,但在布线市场上还有某厂商推出的六类线内部是没有任何支撑结构的,所以应该是三种方式的比较。 六类线缆中采用4线对隔离装置是目前绝大多数布线厂家的选择,这种线缆内部带螺旋式十字支撑结构,将所有双绞线锁定在四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可有效降低在全频工作范围(0-250MHz)线对之间的相互干扰,具有稳定的平衡特性,实际施工环境下,能表现出良好的抗拉、抗挤压特性,像通常的23AWG规格的十字骨架六类线缆在安装后会具有较高的、稳定的串扰衰减和阻抗等电气性能。 一字隔离带结构线缆内置一条分隔线,将2对双绞线与另2对分开,线对间的稳固性比十字结构差,实际施工中,这种结构容易由于施工因素:如折弯、扭绞、牵引力过大、绑扎过紧,产生线对位移问题,从而导致实际测试中电气性能余量低的现象。另外一字隔离带六类线缆的外径为6mm,采用十字骨架的六类线外径在6.3mm以内,对于非屏蔽线缆来讲,这点差距对管槽和弯曲半径的影响微乎其微,施工难度和成本也不会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线缆正被同一厂家的十字骨架结构线缆所慢慢替代,说明其前途不被看好。 无任何线对支撑结构,采用24AWG规格的所谓六类线缆,在市场上一直唱独角戏,应和者寥寥。本质上讲,它只能算是性能优良的超五类线缆,带宽性能在理想状态下可达到六类的250MHz,属于边缘产品,但由于实际施工现场不可能理想化,故在测试时,很容易由于线缆敷设或端接问题出现失败结果。 2.导线线径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布线市场上同样的六类十字骨架结构的线,铜芯线径往往有24AWG(标准0.511mm)和23AWG(标准0.573mm)两种指标,如果以一箱线的实际含铜量来比较,由于线径的粗细不同,24AWG的六类线含铜量与23AWG六类线含铜量的比值达到1 : 1.25,在市场售价上,两种线缆价格有不小的差距。很多用户和集成商对此区别没有注意,只是从价格上感觉某某品牌的六类线便宜。 国际六类布线标准中对于六类铜线的粗细规格定义了一个范围,如在TIA的六类标准中,就要求铜芯线径在22AWG-24AWG之间,故24AWG规格是六类铜芯最低的标准。从这些线缆组合而成的链路及信道性能看,23AWG的六类线所有的电气指标明显比24AWG的六类线要高很多,带宽余量丰富,应用适应性更广。 不同的铜芯选择考虑其实代表着布线厂家的市场策略。在性能和价格的取舍上,出会出现这样的观点:只要是六类性能测试可以通过,就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这也导致目前布线市场出现了一些性能较低的六类产品和方案。像某些厂家的六类线铜芯悄悄从23AWG降至24AWG,也是出于这种趋利的考虑。 我们认为,通过减少原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以牺牲系统性能的代价来增强价格竞争力,是一种浮躁的短期现象,不利于布线企业长久健康发展。对于客户来说,在确定需求时,亦要根据自己应用的长远发展,合理规划定位真正性价比优良的布线系统。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所用标准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 |
上一篇:全光网络技术及其进展前景漫谈
下一篇:FTTx:光纤应用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