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16 文章来源:xp下载站 浏览: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我国互联网接入发展非常迅速,于是我研究了一下互联网接入建设绿色网络的问题,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此外,针对少部分青少年在网吧上网(据统计,2008 年,虽然各地加强了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的执行力度,但仍有48.4%的中学生网民在网吧上网),中国电信在全国持续开展“中国电信绿色动力网吧”的加盟连锁工作,通过规范管理和评测授牌等形式,力求将“绿色动力”网吧打造成文明、健康、安全的公共互联网接入服务场所。中国电信还积极参与打击黑网吧的专项整治行动,对净化网络空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冷荣泉曾表示,中国电信把打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从家庭上网延伸到学校、网吧、社会等各个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中国电信还从源头上不断规范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据介绍,中国电信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等,多年以来持续开展以虚拟主机、主机托管为重点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专项治理,清理非法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并配合政府部门依法打击故意为淫秽色情等有害网站提供接入服务的业务提供商。在近期全国开展的整顿互联网接入低俗之风过程中,中国电信各省级电信分公司都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组,全面清理电信自营网站、代收费服务和互联网接入市场,切断违法违规网站接入800多家,删除低俗信息近10万条。 为孩子创造专属绿色空间 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接入的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乏针对性的内容。包括网络游戏、网络音乐、在线视频在内的网络娱乐内容,往往是青少年最开始接触的网络应用,也是最容易造成网络沉迷的应用。比如,有近七成中小学生网民是网络游戏用户。有70.2%的小学生网民使用网络音乐,小学生网络视频用户也达到了60.1%。相比之下,网络教育在青少年网民中的使用比例则不高,徘徊在不到20%的低水平。 近年来,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绿色网络遍神州工程”,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加大对绿色上网应用内容的建设,重点加强在教育、影视、绿色游戏等应用内容的投入、建设和推广,向青少年提供从接入层面到内容应用的全方位健康网络环境。据中国电信人士介绍,中国电信还不断整合价值链,积极加大对互联网健康应用内容的推广工作,通过“互联星空”的聚合作用,凝聚各类健康的SP,力图使“互联星空”成为健康上网的首选平台。 建立亲子教育空间 在帮助成人便利地辅导、帮助儿童使用网络这一开放性工具方面,中国电信通过以“我的e家”客户端软件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提供了丰富的亲子教育资源,让家长在较为轻松的过程中将知识和道理传递给孩子。据中国电信人士介绍,在中国电信“我的e家”客户端软件中,集合了多种高质量的影视类、音乐类、教育类精品娱乐内容。比如,点播类的“亲子频道”里面,有亲子乐园、动画乐园、英语乐园等,适合于少年儿童。 过于暴力、激烈的不良电脑游戏容易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我的e家”客户端软件中,考虑到娱乐游戏和控制过量的要求,提供了一些简单的游戏,操作简单,绿色健康,轻松愉快,同时避免游戏时间过长以及沉迷游戏。“我的e家”客户端软件还提供了英语教育频道,基于互联网接入向用户提供在线英语互动学习,有许多在线交互应用功能。适合于孩子们的一些英语教学内容,也在频道中推出,方便用户通过网页或者客户端软件登陆英语频道,学习最新的英语内容。在“我的e家”客户端软件中的“e家信息”栏目中,提供了多种报刊杂志类、生活应用类等信息的定制和推送服务。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需要,为孩子们定制《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20多种国内知名品牌电子杂志,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青少年网民既是网民中最大的群体,也是使用网络较活跃的群体。中国电信有关人士表示,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儿童日益成为互联网接入上重要的用户群体,互联网接入对儿童语言、逻辑思考、视觉空间、自然观察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与青少年是当前与未来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推动者、受益者、创造者,在这段时期让他们尽早接触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尤为重要。因此,今年的主题不仅体现了国际电联对儿童网上安全的高度重视,对于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及下一代的成长都具有深远意义。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所用标准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 |
上一篇:iSCSI技术综合应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