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2 文章来源:xp下载站 浏览: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宽带接入网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宽带接入网设计中关于用户分类与业务预测。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电子商务更是网络应用的典型热点。 同时,人们对网络带宽及速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网络由低速向高速、由共享到交换、由窄带向宽带方向迅速发展。目前对于主干网来讲,各种宽带组网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波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已达400Gbit/s,IP overATM、IP overSDH、IP overWDM(DWDM)等技术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并提出了建立全优化光学主干网络,可以说网络的主干已经为承载各种宽带业务作好了准备。但是位于通信网络与用户之间的接入网发展相对滞后,接入网技术成为制约通信发展的瓶颈。 宽带接入网是业务节点与客户端设备之间,为用户提供电信业务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目前,接入层技术方案以光纤接入网为主,铜缆为辅的便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综合业务。但宽带光纤接入网是一个对业务、技术、成本十分敏感的领域,而且投资比重大、建设周期长。因此,我们要结合当前各地现有电信网络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总体布局、网络结构、规模容量,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和网络的灵活性,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宽带接入网规划方案尤为重要。 当前,如何解决大规模拓宽网络接入的瓶颈问题,为全球现有的10.5亿条接入线提供超宽频带,已是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焦点。瓶颈是相对的,一对金属线可以提供支持双向交谈的足够容量,但传统的铜线所能提供的带宽,对高性能的数据网络和因特网来说的确有些勉为其难,用户不仅希望与对方交谈,而且希望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看到对方的虚拟景象,所以,对传统的接入技术(接入方式、接入布线)提出了高性能的要求,以突破网络接入环节的瓶颈。局部环路的瓶颈是由于目前提供的较低比特率造成的。事实上,除了本地环路的带宽限制外,当前的数据网络技术已足以保证提供运动图像和其它高带宽服务。 用户分类与业务预测 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同城市在宽带城域网建设中所提供的服务平台也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城市特点、发展程度、服务重点等方面,同时业务内容主要取决于需求对象及工程重点项目内容。根据业务需求对象即用户类型的不同,将宽带用户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政府机关用户 政府机关是一个重要的市场领域,由于其地位特殊,对社会的影响较大,他们对宽带接入网的需求主要是来源于“政府上网工程”和办公的信息化。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城域计算机网络互联业务需求更加迫切。 2.金融证券用户 金融证券用户是电信运营商一大客户,主要开展数据通信、计算机联网等各类交互式多媒体业务,为金融、银行及证券公司等提供专网服务,实现银行、信用社的通存通兑等业务。 3.智能大厦用户 智能大厦、高层写字楼是商业客户等集团用户最密集的地方,这些集团用户一般都是电信运营商的大客户,集团用户对资费的敏感度低于家庭用户,用户的需求是要能提供综合、可靠、安全的网络业务,宽带高速互联接入、局域网互联及其他基于宽带接入网的业务,如高速数据传输、数据中心、视频会议等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些用户同样会有IP电话的需求。 4.住宅小区用户 随着人们对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智能小区、生活小区建设宽带信息化小区已成为各电信运营商竞争的一大焦点。对于各电信运营商而言,这既是增值业务的发展点,也是一个介入电信业务新领域的切入点。在这些商住小区实现宽带信息化建设,向用户提供高速上网业务。小区的信息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管理、电子商务、VOD、事务处理等业务。 5.宾馆酒店用户 随着酒店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酒店上网业务必将成为今后的热门话题。酒店上网业务提高了宾馆酒店的知名度及服务档次。在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其自身的效益。客人可以在酒店上Internet进行工作和商务活动,也可以通过Internet查询酒店情况,进行酒店的消费预定、结帐等活动,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6.学校、医院用户 学校、医院对宽带接入网的需求来源于电子化教学、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信息化社区等。 7.企业、科研机构用户 企业上网主要是通过上网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在网上捕捉商机,发掘新的市场空间,同时还可以在网上宣传企业。科研单位通过上网实现远程数据处理、监测控制及异地科研合作等业务。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所用标准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 |